梨园春色浸校园,青春舞台绽芳华——岳阳市第十四中学第三届校园戏剧节圆满落幕
来源:岳阳市第十四中学   2025-05-06 12:14
浏览量:1 | | | |

   校园,是传承与弘扬文化经典的一方沃土。2025年4月30日,岳阳市第十四中学第三届校园戏剧节在师生的欢呼声中拉开帷幕。

   14个班级、百余名学子以戏剧为舟,穿梭于历史长河与当代思潮之间,从曹禺笔下《雷雨》的宿命叩问,到原创剧目《谁会知道》对校园霸凌的犀利剖析;从五四风雷的激荡回响,到流失文物跨越千年的乡愁絮语,这场艺术盛宴,不仅是戏剧技艺的角逐,更成为新时代青少年对话经典、诠释使命的文化宣言。

图片

     在戏剧节的舞台上,同学们通过精彩绝伦的表演,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他们对戏剧艺术深深的热爱和深入的理解,给我们带来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。舞台设计的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巧思,仿佛能将观众瞬间带入到剧目的特定情境之中;服装道具精致且贴合角色,为整个表演增色不少;演员们用自己的真情实感,用每一个动作、每一句台词,将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。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2401班《风声》

     2401班《风声》剧目将谍战经典重构为信仰教育的鲜活教材。学生通过“老鬼”李宁玉与顾晓梦的双线叙事,将谍战博弈升华为信仰的淬炼。剧中“密码破译”不仅是技术较量,更隐喻着革命者对真理的追寻。学生演员以颤抖的指尖触碰电码纸、含泪撕毁情报等细节,将“向死而生”的精神内核具象化。

图片

2404班《1919》

      百年风云凝于方寸舞台,青春热血激荡历史长河。2404班演绎的《1919》,以澎湃的激情与细腻的舞台表达,重现了百年前风云激荡的时代图景,展现了当代青年对历史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诠释。表演前半场以黑白灰为主色调,象征封建桎梏与压抑的社会氛围;随着剧情推进,学生游行场景采用白色旗帜与渐变的灯光,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。通过“巴黎和会外交失败”场景中撕碎条约的慢动作设计,以及最后一幕全体演员高呼的“愿以青春护中华”,舞台与现实的界限悄然消融,此刻的剧场不仅是历史的重现,更成为新一代青年立下精神誓言的现场。

图片

2412班《渺渺归家路》

    以青春之名,让文物“活”在当下。2412班学子演绎的《渺渺归家路》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,更是一份献给文明传承的青春宣言。他们以稚嫩却真挚的表演诠释了文物归家的深沉主题,展现出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共情与创新表达。徐子雅同学含泪凝望远方时那句“我想念长安的月亮”,以未经修饰的质朴情感直击人心,展现了高中生对文化记忆的独特理解。


经过学校专业老师的点评,最终获奖成绩如下:

一等奖

2412《渺渺归家路》    2401《风声》     2404《1919》     2408《雷雨》


二等奖

2413《梁祝·化蝶》    2414《金陵十三钗》      2407《灰姑娘》 

2405《谁会知道》       2409《日出》


三等奖

2406《小王子》       2403《威尼斯商人》       2410《八美图》

 2411《公主茶话会》     2402《七月回声》


   戏剧是青春的放大镜,让学生们看见自己,也看见世界。十四中学子以台词为尺,去丈量世界的广度,在那一句句饱含情感与深意的话语中,探索着世间万象;又以表演为笔,去叩问生命的深度,在舞台上演绎着不同的人生,感悟着生命的真谛。岳阳市第十四中学的戏剧教育实验,正书写着新时代美育的鲜活注脚。